新闻中心

丽水缙云:“小工坊”托起山区妇女就业增收“大民生”

发布时间: 2024-07-11

烈日当空,在丽水市缙云县潜晓芬“巾帼共富工坊”,传来“哒哒哒”踩踏声,工位上的专属风扇吹着阵阵凉风,女工们熟练地操作着平车缝纫机,一派忙碌有序的劳动景象。

在这个来料加工“巾帼共富工坊”,一头连着共同富裕的“大梦想”,一头连着山区妇女幸福生活的“小日子”。

共赴新土地 从安置小区到共富产业集聚圈

缙云县地处浙西南山区,舒欣小区则是缙云县“大搬快聚富民安居”工程的异地安置小区,来自全县13个乡镇54个自然村的异地搬迁群众陆续入住在这里,目前已安置875户2565人。

为解决异地搬迁群众安居就业难题,缙云县妇联试点建设全县首家“巾帼共富工坊”服务中心,包括产品展示区、直播区、洽谈室和会议室,集展示展销、商务洽谈、赋能培训、就业指导、政策咨询五大功能为一体,同时引进成熟来料加工点2家,通过扶持产业发展、增设就业岗位、抓实纾困解难等方式,让群众安居就业两不误。

“巾帼共富工坊”为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。潜聪慧摄

“巾帼共富工坊”为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。潜聪慧摄

潜晓芬“巾帼共富工坊”就是最初引进的来料加工点之一,通过前期合理规划生产线,为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,并在2024年获评省级“巾帼共富工坊”。

随着服务中心的正式启用,以及2家巾帼共富工坊的示范带头,吸引了简单手工、服装平车等8家来料加工点位在周边发展,形成了小规模的来料加工共富产业集聚圈,共计吸纳富余劳动力600余人,人均年增收2.3万元。

共赋新技能 从妇女劳动力到富裕助推力

为进一步激活农村妇女闲置劳动力,近年来,缙云县妇联通过组织培训、技能比武、评优评先表彰等一系列活动,推动妇女群众学习技能、实现就业。

7月6日,缙云县技能大赛缝纫工项目顺利落下帷幕。此次竞赛采用“培训+竞赛”的模式,鼓励新手们通过学习获得新技能、进入新领域,推动来料加工“老手”们不断提升技能、成为领域里的“大师”。同时,理论知识成绩与操作技能竞赛成绩均达到合格标准,将由缙云县人力社保局正式颁发相关高级工证书,进一步促进缙云县来料加工领域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。

推动来料加工劳动者不断提升技能。叶杰钏摄

推动来料加工劳动者不断提升技能。叶杰钏摄

2024年以来,为加快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,助力女性就业创业,缙云县妇联坚持联合缙云县人力社保局举办了“党建引领 巾帼共富”来料加工服装缝纫技能培训班、巾帼村播培训班、“妈妈的味道”缙云烧饼制作技能培训班,并推动“以工代训”、来料加工技能培训进党群服务中心等,目前培训人次达500余人。

为更好地促进来料加工产业提档升级,缙云县妇联还整合各方资源,着力搭建交流平台,举办来料加工安全与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,结合工坊的现实需求,推荐经纪人参加义乌直播电商爆品展洽会、丽水市“巾帼共富工坊”数字化陪跑班等。同时,依托来料加工扶持政策,激励经纪人发展壮大、提档升级。

共富新路径 从小工坊到就业增收“大民生”

“她从贵州远嫁缙云,因口齿不清在求职中屡屡碰壁。经人介绍,她加入来料加工工坊,从剪线头到熟练操作平车,每天能挣150元……”近日,一群来料加工经纪人在“巾帼共富工坊”服务中心,互相说起了自己加工点工坊里从业人员的故事,感受到了自己工作价值。

据悉,来料加工共富产业如今也走进了各个乡镇残疾人之家,为残疾人提供来料加工岗位,通过“以工代疗”,培养残障人士独立生活的能力,让他们能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生活乐趣。

为困难群众提供工作岗位。楼哲娅摄

为困难群众提供工作岗位。楼哲娅摄

43岁的多重残疾工人阿强(化名)是位技术能手,手部动作灵活飞快,转眼间就能将一盒钢珠全部安装完毕。车间负责人说:“别看他有缺陷,做起活却是一点都不含糊。”目前,该工坊共有残疾人21名,按月发放加工费、缴纳社保,每年人均增收1.5万元。

从产业提效、妇女增收、集体创收的共赢格局,到物质有保障、生活有依托、精神有引领的共享场景,小工坊打破了农村女性、弱势群体就业的“天花板”。如今,一个个“巾帼共富工坊”茁壮成长,在泥土上耕耘梦想,在车间里书写情怀,让妇女有技能、妇女有事干、妇女有收入,让共同富裕实实在在、可观可感。(潜聪慧)